上門維修天然氣管道,原本幾元錢的軟管費卻被收取了285元。想要打電話詢問賣家具體情況,電話號卻被對方拉黑。近日市民任先生就遇到了這樣一件煩心事。當他將這一情況反映給臺東一路市場監管所后,工作人員按照該公司所登記的廠址前去調查卻發現查無此處。最終該公司被市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列入經營異常名錄。記者昨天從工商部門獲悉,自去年10月我市實施《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截至目前,因為未及時公示企業年報、隱瞞企業真實信息、弄虛作假等原因,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已有1.2萬余戶。
【案例】
消費者投訴被商家“拉黑”
今年11月9日,市民任先生在自家樓道口看見一則廣告,稱某燃氣公司將對小區居民例行安全檢查,可以上門更換燃氣灶軟管。幾天后,有兩名工人敲開任先生的家門,稱是燃氣公司的工作人員來檢查燃氣灶。兩人進入廚房沒多久,就表示任先生家的燃氣灶軟管已老化存在安全隱患,建議任先生更換。
一聽燃氣灶軟管有問題,任先生立馬同意更換。兩名工人將原來的軟管更換成金屬管,并收取了285元材料費。等到任先生的兒子回家后,任先生將事情的經過告訴了他。任先生的兒子覺得事情有些蹊蹺,便跑到廚房檢查,發現工人更換的所謂金屬管就是普通的軟管,價值只有幾塊錢。發現上當后,任先生趕忙按照宣傳單上提供的電話打過去詢問,電話接通,任先生剛向該公司的工作人員說明情況后,對方就把電話掛斷了。等到再把電話撥過去的時候,就始終打不通了。
賣家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
隨后任先生向市北區臺東一路市場監管所撥打了舉報電話,監管所的工作人員根據任先生提供的電話,撥打了該公司的電話。電話接通后,工作人員表示經理不在,不知道具體是什么情況,就再次將電話掛斷。監管所的工作人員又根據廣告單頁提供的地址來到該公司,卻發現整個大樓并沒有這家公司。市場監管所的工作人員再次電話連線該公司工作人員,責令其在規定的時間內來所里處理糾紛。
“但規定的時間過后,該公司依舊沒有人來。”臺東一路市場監管所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根據《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該公司所登記的公司地址與實際地址不相符,工作人員將該情況上報給市北市場監督管理局,最終將該公司列入異常名錄。“就算公司的地址發生改變,也應當到監管所登記改變,這種登記地址與實際地址不符的情況屬于典型的違規行動。”臺東一路市場監管所的工作人員表示。
萬家“不良”企業入庫
記者從工商部門了解到,去年10月1日起,我市正式實施 《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企業信息公示的年報制將取代以往的年檢制。按照規定,企業應當于每年1月1日至6月30日,通過網絡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報送上一年度報告,這份報告會向社會公示。
記者了解到,企業向社會公示的信息包括企業通信地址、聯系電話等信息;企業開業、歇業、清算等存續狀態信息;企業投資設立企業、購買股權信息;有限責任公司股東股權轉讓等股權變更信息等6類信息。另外,企業從業人數、資產總額、負債總額、對外提供保證擔保等信息由企業選擇是否向社會公示。
據工商人員介紹,不按期履行年度報告公示義務或報送虛假信息的企業將登上“企業經營異常名錄”予以公示。截至目前,市內三區已有1.2萬余戶企業被列入企業異常名錄。其中,市南區監管局將3700余戶企業列入企業異常名錄,市北區監管所將8400余戶企業列入企業異常名錄,李滄區監管所將 190余戶列入企業異常名錄。
上了“黑名單”企業將受限
據市北市場監督管理局監督科工作人員介紹,被列入異常經營名錄的企業中,大部分的企業是因為未及時網上年報。剩余的主要是因其上報信息與企業實際信息不符,其中有140戶企業是其登記的地址與所經營的地址不在同一個地方,有16戶企業是因為提供了弄虛作假的材料,另有6家企業經他人舉報投訴存在違規經營。據了解,存在嚴重信息虛假或其他違法行為的企業,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將按照規定,將其列入“嚴重違法企業名單”。一旦企業進入這個名單,將受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嚴格監控,其負責人3年內將不能擔任其他企業的負責人。同時,在政府采購、工程招標等方面也將對列入 “嚴重違法企業名單”的企業予以限制和禁入。
4種情況可移出“黑名單”
企業不守規矩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但“改邪歸正”后也可以從“黑名單”中移出。按照規定,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自列入之日起3年內依照《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規定履行公示義務的,可以向作出列入決定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
規定中,想要移出異常經營名錄、恢復正常記載狀態有4種情況:一是未按規報送年度報告的企業,可以在補報未報年份的年度報告并公示后,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二是未按規定履行即時信息公示義務的企業,申請恢復正常記載狀態的,應當先履行其信息公示的義務;三是公示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企業更正其公示的信息后,可以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四是企業依法辦理住所或者經營場所變更登記,或者提出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可以重新取得聯系,可以申請恢復正常記載狀態。
記者從市工商局獲悉,對于檢查中發現有企業未按規定期限公示年度報告;或者未按照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的期限公示有關企業信息;公示的信息隱瞞真實情況、弄虛作假的企業;或通過登記的住所或者經營場所無法聯系的這4種情況將被列入企業經營異常名錄中。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的企業,只有在3年內依照《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規定履行公示義務,才能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移出經營異常名錄。
市民在線可查詢
對于消費者而言,想要查詢企業信息也十分簡單,只需登錄 “青島市工商行政管理 局 ” (www.qdaic.gov.cn),點擊“網上工商”一欄,便出現了企業信息查詢一欄。根據提示輸入企業名稱、注冊號等就能查詢。其中應當向工商公示的登記信息、備案信息、動產抵押登記信息、行政處罰信息等需要公示的年報信息也包括在內。
企業信息可隨機查
記者從工商部門獲悉,除了企業主動公示信息外,為了加強對企業信息公示的監督管理,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還可以隨機抽取一定比例的企業,對其通過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對公示信息的情況進行檢查。市工商將按照公平規范的要求,根據企業注冊號等隨機搖號,抽取轄區內不少于3%的企業,確定檢查名單。
抽查也將分為不定向抽查和定向抽查。不定向抽查時,工商將隨機搖號抽取確定檢查企業名單,對其通過的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信息的情況進行檢查。對于定向抽查,工商將按照企業類型、經營規模、所屬行業、地理區域等特定條件隨機搖號抽取確定檢查企業的名單,并對通過的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公示信息的情況進行檢查。工商在檢查中為未發現企業存在不符合規定的情況,會在結束之日起20個工作日將檢查結果記錄在該企業的公示信息中。
本版撰稿記者 樊蓉 通訊員 姜峰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