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都市報10月22日訊(記者 景毅) 據公安部網站消息,日前,中央綜治辦、公安部、安監總局等15部門決定,從即日起到2016年3月,在全國范圍內集中開展危爆物品、寄遞物流清理整頓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項行動。各地將全面強化寄遞物流安全,使用快遞將進行實名登記、寄運物品先驗視后封箱、郵件快件X光機安檢等安全管理制度將被推動落實。對此,記者22日對島城的快遞行業進行了采訪。
所謂快遞實名制,即客戶寄快件時需要出示身份證,快遞公司業務員不僅要開包檢查、核實寄遞物品,還要將這些信息登記輸入電腦。而信息系統是由公安部門安裝的特殊軟件。同時,收件人也必須出示身份證接收快遞。對于即日起開展的這項專項行動,10月22日晚間,記者采訪了圓通、申通、韻達以及順豐的快遞員,他們均表示暫時未接到公司相關政策調整的通知。
記者隨后又撥打了幾家快遞公司客服電話,發現少數幾家夜間仍可以聯系上客服人員的快遞公司也均表示暫未接到相關方面的通知。
郵寄快遞時,快遞單上都會填有寄件人的姓名、地址、聯系方式以及所寄物品種類等基本信息。然而,許多快遞人員在收取快遞過程中經常會發現,快遞單上寄件人的姓名千奇百怪,花樣百出。據悉,快遞實名制在2011年8月就已開始推廣,但收效并不明顯,大部分民營快遞都不會對身份進行驗證。
快遞員張東亮告訴記者,很多寄件人尤其是網店店主都不會在快遞單上留下自己的真實姓名,通常都會隨便編一個名字,或者使用網名,即便是填寫真實姓名,也不會出示身份證佐證,目前所有的快遞公司都是這樣。對于即日起開展的專項行動,張東亮認為,真正實施起來難度也很大。“收發件都要用身份證,我干了六七年快遞了,我感覺客戶應該很難接受,我們操作起來也會很麻煩。”
在南京路工作的王女士經常網購,對于即將開展專項行動,尤其是快遞實名制規定,她個人表示可以理解,但是擔心具體操作中會出現問題。“快遞員水平參差不齊,他們又不是執法人員,憑什么查驗我們的身份證,如果收發快遞都要實名驗證,那我們的個人信息豈不是更容易泄露?”
■鏈接
今年“雙11”最高日處理快遞1.4億件
據新華社北京10月21日電 記者從國家郵政局獲悉,今年“雙11”期間最高日處理快遞量預計將突破1.4億件,包括郵政及快遞企業在內的全行業快件業務量比去年同期增長四成以上。
據統計,2014年“雙11”期間,郵政及快遞全行業共處理快件5.4億件,最高日處理量達到1.026億件。2015年二季度以來,全行業快件日均處理量5300萬件。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