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重陽節。作為“十一”黃金周后的首個節日,重陽節似乎沒有引起各大商超的促銷熱情。記者走訪市場發現,這幾天“銀發經濟”并沒有借勢成為消費熱點,商家和消費者對此都反應淡然。
“上一個銷售高峰是教師節,最近只有零星的顧客來打聽送給老人的盆栽,鮮花銷售跟往常一樣。”位于中山路某商場二樓一位花店老板說,重陽節并未給花市帶來太大商機。他們看重的是情人節和教師節兩個節日,三四位員工要加班加點才能忙完訂單,重陽節則完全不需要。
香港中路一家商場擺出了“重陽節”的禮品專區,但人氣不旺。導購告訴記者,相比之下他們更重視父親節和母親節,服裝鞋帽類禮品的銷量要高得多,各品牌廠商的備貨量也足。一位服裝品牌代理商表示,重陽節不受重視的原因有很多,一是這一傳統節日的知曉率不高,許多年輕人甚至不知道是哪一天;二是重陽節與中秋季、“十一”相距太近,剛剛過去的兩個節日已經消耗了很大一部分消費力,因此商家不愿再單獨策劃重陽節促銷;三是重陽節針對面太小,消費者也比較淡然,與情人節、圣誕節等節日提前數月預熱形成鮮明對比。
除了已經過去的中秋國慶雙節,重陽節還受到了來自未來的沖擊。為了迎合一周后的萬圣節,多家商場在玩具區推出了“討糖”主題促銷,南瓜燈、骷髏頭飾物、面具、服裝等商品被擺在了顯眼的位置,許多家長在此挑選。“不少幼兒園、培訓機構要舉辦萬圣節活動,需要孩子自備服裝道具,最近這些南瓜頭賣得很好。”銷售人員說。各大電商方面,“雙十一”已成為絕對的熱詞,進入鋪天蓋地的宣傳中。記者查詢淘寶指數發現,“重陽節”這一關鍵詞的搜索指數從上周才開始小幅上升,本周一到達頂峰558點,而“雙十一”這一關鍵詞同一天的搜索指數已達到5098點。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