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禮尚往來,怎能缺了肉食禮盒的身影?作為最傳統的中秋禮之一,肉食禮盒也在老味道中不斷求新求變。產品上不單單只做青島特色,全國乃至全球的美味肉食也被裝進禮盒;銷售渠道上打破專賣、超市的實體界限,紛紛開辟網絡戰場;營銷方式也不局限于一板一眼的買贈促銷,而是玩起搶紅包、與人氣商場跨界合作……在競爭激烈的中秋禮品市場,傳統肉食禮盒靠著新思維打開了新局面。
■現場
節前3天禮盒售罄
9月24日中午,距離中秋節還有3天,超市里部分肉食禮盒已經賣脫銷了。“我想要5盒最便宜的那款肉食禮盒,沒貨了。本想退一步要119元的那款,居然也沒貨了。”在悅喜客來超市,一位顧客站在肉食禮盒銷售區一臉的糾結,“肉食禮盒跟月餅一樣,都是大眾傳統禮品,什么時候這么搶手了?”
記者看到,肉食禮盒銷售區已經由原先一大片縮減為一個堆頭,波尼亞、喜旺、得利斯以及各類禮盒裝的烤鴨、烤雞、扒雞、豬蹄都擠在了一個促銷堆頭里,其中喜旺只擺著3盒產品,很明顯是進入了銷售尾聲。超市食品專柜的經理王淑輝解釋說,今年肉食禮盒的銷售情況好于預期,廠家之前的備貨量不夠,因此從節前四五天就開始斷貨,尤其各家價位偏低的幾款產品都賣脫銷了。喜旺肉食禮盒的促銷員告訴記者,她上崗一共7天時間,將近300盒貨目前只剩3盒,都是298元的高端禮盒。
隨后,記者從肉食禮盒的生產廠家那里了解到,今年中秋銷售情況確實有明顯提升,銷售時間縮短。喜旺青島地區負責人張部長說,中秋肉食禮盒9月5日開始陸續上市,18號就已經不再發貨,目前就是甩尾階段,可能各銷售渠道所剩的貨源都很少了,個別銷售不用等到中秋節當天就全部售罄了。“今年的銷售情況超出我們的預期。”張部長和波尼亞市場部經理楊巖都表示,今年中秋銷量同比會有10%-15%的增幅。
■背后
拼產品
老味道升級 新味道扎堆
記者發現,肉食禮盒銷售火爆的背后,新思維功不可沒。作為傳統中秋禮品,肉食禮盒過去最重視的是 “本地老味道”,但隨著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生產廠家也不得不考慮以新口味吸引新的客戶群體。
遼寧的溝幫子燒雞、老北京醬香鴨、江南鴨腿、哈爾濱風味熏肉火腿……這些來自全國各地的特色風味肉食如今都裝進了波尼亞的肉食禮盒中。不僅如此,喜旺的一款禮盒直接把全球的美味肉食一網打盡,從西班牙烤牛肉、墨西哥燜香鴨、印第安那火雞腿、土耳其烤肉,到美國香薰腸、法蘭西肝腸、韓式脊肉排…… “以前大家口味比較統一,現在消費者求新,尤其是年輕消費群體,喜歡不同的嘗試。”鑫復盛餐飲有限公司負責人高大明表示,消費者不僅想把各地美食嘗遍,還希望那些傳統的醬鹵肉能按照他們的喜好調整口味。今年,鑫復盛的流亭豬蹄就推出了香辣口味。
當然,新產品有創新,老產品也沒有停滯不前。波尼亞就把青島傳統醬鹵產品升級,流亭系列的醬鴨、豬蹄、醬肉、熏雞等產品都從原先干貨改為帶凍。波尼亞市場部經理楊巖解釋說,他們發現青島人吃醬貨還是喜歡帶點凍,這樣更有滋味,于是他們進行了改良,獲得了不錯的市場反響。另外,得利斯等一些肉食禮盒內的產品也不再局限于肉腸和醬貨,而是加入豬肉辣醬、鮮椒牛肉醬、原香雞湯等新產品。王淑輝認為,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多元化,肉食禮盒產品多元化已經成為一種趨勢。
拼渠道
紛紛觸網搶占市場
如今傳統商品觸網已逐漸興起。“消費者對肉類熟食的消費習慣是在店里看著實物購買,這樣才對產品質量放心。”鑫復盛餐飲有限公司負責人高大明坦言,自己在電商這條道路上已經探索了兩三年,直到今年才算有點成績。2012年,鑫復盛將自家秘制的流亭豬蹄搬進了淘寶店,盡管流亭豬蹄在青島名氣大,但在店鋪多如牛毛的淘寶網上點擊率有限。高大明在碰壁中不斷總結經驗,并組成10人網店小組,針對網絡消費群體的消費喜好,在視覺策劃、店鋪裝修以及店鋪活動上都下足功夫。隨后,高大明又逐漸開發出香辣味豬蹄、小包裝豬蹄,主要在網絡渠道銷售,以滿足這部分客戶休閑零食的需求。今年中秋節前,高大明將網絡銷售觸角伸至了天貓、京東、1號店等主流電商平臺,網上銷售額已經接近傳統渠道的7%,而去年同期,該數字還只是3%左右。
盡管電商渠道開拓艱辛,但幾乎所有知名肉食禮盒商家都選擇了這條路。
金鑼相關負責人徐經理認為,線上溝通、傳播的速度遠高于線下。線下的銷售通常只是簡單的買與賣,客戶維護、管理的難度相對較大。但在線上,不僅可以通過聊天工具、評價來第一時間知道客戶的想法,還可以運用淘金幣、積分、會員升級等方式來增加客戶的購物體驗。在節日的時候,也能迅速高效地與客戶互動起來,發一個紅包就能引來老客戶再次購買,有這種大數據支持的促銷效果好,可以積攢大量來自全國的忠實客戶。
“現在很多年輕人根本不逛實體店,而他們卻是未來市場的主力,所以我們必須提前布局,挖掘、培養潛在市場。”波尼亞楊巖表示,公司正在研發針對網絡渠道的產品,將引進德國特色,預計很快就會上線。
拼營銷
賣家傍上移動互聯網
產品推新、渠道創新,肉食禮盒的營銷方式也與時俱進。送紙抽、送碗碟、送食用油這些傳統促銷方式似乎已經落伍了,推爆品、搶紅包,甚至跨界合作等新鮮新潮的招數都被用在了傳統的肉食禮盒身上。
搶紅包自在微信推出以來,一直是該應用軟件最大的亮點之一。波尼亞也搭上這趟快車,為這個中秋促銷投入了50萬的現金紅包資源,買到肉食禮盒的顧客只要掃描二維碼就有機會贏現金紅包,而且是100%中獎,最高獎金1000元。“這個活動的投入比較大,效果也不錯,無論線上還是線下購買都可以參與,尤其是對移動互聯網接受程度較高的年輕人吸引力較大。他們通過掃描二維碼就綁定了我們的微信公眾號,今后就成為了我們的目標客戶群。”波尼亞楊巖告訴記者,除了送現金紅包外,本月他們還與國美進行了跨界合作,在國美的內部團購會上宣傳、出售波尼亞的產品,“活動當天國美門店人氣火爆,波尼亞產品的銷售被有效拉動;而對國美來說,波尼亞是知名品牌快消品,同時也為他們帶來人氣。”
前景
好產品還需個性化
采訪中,不少業內人士談到,今年中秋節前肉食禮盒提前售罄一是因為廠家比較保守,生產量不多;二是今年市場需求復蘇。
“但是這個行業存在很多老問題。”悅喜客來超市食品專柜的經理王淑輝說,肉食禮盒同質化非常嚴重,包裝幾乎清一色的大紅紙盒,里面的產品也是大同小異。王淑輝認為,現在已經不是盼肉吃的年代了,而是挑肉吃的時代,好吃好看,甚至購買過程中好玩,都是消費者對肉食禮盒的需求。而從超市接觸的團購客戶反饋來看,在保證產品實惠不浮夸的基礎上,傳統肉食禮盒的個性化、特色化再鮮明一些將會獲得更多新客源。
本版撰稿攝影記者王婷
大家愛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