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斤多重的白銀、10多斤重的一罐水銀、貌似別墅的金屬鉍、雜志大小的扇貝……昨天上午,青島市2015年全國科普日暨青島科普節主場活動在萬象城隆重開幕,現場琳瑯滿目的貝殼、礦石和元素周期表上的多種物質原型,讓家長和孩子們都大開眼界。記者從市科協了解到,此次活動中主場活動10次、特色活動41次、科普講座33場、科普教育基地開放34家。全市科協系統準備了128場次科普活動。
元素“真身”引人驚嘆
昨天上午10時許,記者來到萬象城,在一樓的大廳里擠滿了市民和穿校服的學生。
“今天周末,領著孩子來逛商場,沒想到這里舉辦科普活動,覺得挺有意思的,就過來瞅瞅。”市民張先生告訴記者,科普現場有很多形狀各異的貝殼,還有一些礦石,以前從來沒有看到過,感覺特別新奇。
記者注意到,在科普節會場,一張展臺前圍滿了參觀者,記者走近發現,原來科普志愿者在給參觀者展示化學元素,展臺上鋪著一張化學元素周期表,在對應的化學元素上,放置著該元素的實物,“大家都學習過化學元素,可能都能熟記下來,但是每一個化學元素到底長什么樣,估計見過的人不多,這樣把對應的實物展示出來,讓市民能更直觀地去認識。”東方愛科普教育推廣中心志愿者告訴記者,水銀、黃金、白銀、鎂、鉍,以及學生們都會背誦的“鈹鎂鈣鍶鋇鐳”等單質物質,很多小朋友都未接觸過,除了一些危險物品,他們現場展示了數十種元素周期表的元素,參觀市民都非常感興趣。這樣的展示,對于市民,尤其是正在學習化學元素的學生來說,更是一種學習,這種學習效果更好。
推出128項科普活動
在昨天的活動現場,85歲高齡的中國科學院院士鄭守儀親臨現場,義務擔任科普志愿者,為廣大青少年及市民朋友講解海洋科普知識,培養科學精神,啟迪青少年從小認識海洋、了解海洋、熱愛海洋,探索海洋奧秘。
從昨天起,青島市10個區市將陸續開展2015年全國科普日暨青島科普節活動:市南區劈柴院科普表演、市北區體育街機器人展示、李滄區科技館青少年創客大賽成果展示、膠州市洋河鎮洋河采摘節科普宣傳、即墨墨河公園科普宣傳等,為市民送上一道道科普大餐。
全市科協系統準備了128場次科普活動,市民可登錄市科協網站(www.qdast.org.cn/)查詢活動內容。(記者 陳珂 攝影報道)
大家愛看